碳中和資訊網
當前位置:?
零碳科普 | 什么是綠色溢價?跟碳價格有什么關系
來源:環球零碳 | 作者:小希 | 發布時間: 79天前 | 23 次瀏覽 | 分享到:

什么是綠色溢價

 

 

 

在談論碳達峰碳中和的時候,有一個概念經常出現,也非常關鍵,那就是“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這是在實現零碳目標中非常核心的一個概念,涉及社會成本和代價問題。

 

綠色溢價這個概念為國內所知,主要來自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書中的綠色溢價意指:使用零排放的燃料(或技術)的成本會比使用現在的化石能源(或技術)的成本高多少。

 

中金公司推出的《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一書,對這個概念有進一步的描述,具體來講,綠色溢價是指某項經濟活動的清潔(零碳排放)能源成本與化石能源成本之差,負值意味化石能源的成本相對高,經濟主體有動力向清潔能源轉換,從而降低碳排放。

 

比爾·蓋茨還舉了一個 “綠色溢價”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過去幾年,美國航空燃油的平均零售價約為2.22美元/加侖,而供噴氣式飛機使用的高級生物燃料價格約為5.35美元/加侖?!熬G色溢價”就是二者之間的差額,即3.13美元/加侖,或可理解為超過140%的增長。

 

由于航空公司不愿為飛機燃料支付兩倍以上的費用,而且許多客戶會對由此造成的機票價格上漲感到不滿,因此生物燃料的“綠色溢價”意味著我們需要找到辦法,要么使生物燃料更便宜,要么讓航空燃油更昂貴,或者采用兩者的組合。

 

綠色溢價目前通常都是正的,也就是零碳排放的成本要高于當前使用化石能源的成本,當然也有極少的情形下綠色溢價已經為負。蓋茨指出,實現碳中和最關鍵的就是要千方百計降低綠色溢價。

 

 

 

 

 

2

 

了解“綠色溢價”有什么用

 

 

 

蓋茨也承認,計算“綠色溢價”并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例如,它涉及到對新興技術的成本做出假設,而懂行的人可能會不同意這些假設。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綠色溢價”的存在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成本價格沒有考慮到它們通過讓地球變暖而帶來的損害。在許多情況下,清潔替代產品看起來更昂貴,那是因為化石燃料的價格便宜得不太正常。

 

所以即使“綠色溢價”是個不完美的衡量標準,它也比沒有任何衡量標準要好。

 

一方面,它幫助我們衡量在消除碳排放上獲得的進展。“綠色溢價”越高,我們離零碳未來就越遠——尤其是對像印度和尼日利亞這樣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低收入國家來說。

 

它還能作為行動指南。在“綠色溢價”很高的情況下,我們知道我們需要能夠減少這一成本差距的創新。如果“綠色溢價”很低,或者清潔替代產品實際上比會產生污染的產品要便宜,那么這表明除了成本以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阻撓了零碳產品的應用。我們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

 

 

 

 

 

3

 

綠色溢價跟碳價格關系

 

 

 

綠色溢價和碳價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聯系的概念。

 

碳交易價格的背后蘊含著一個“綠色溢價”的概念?!熬G色溢價”,就是指使用零排放的燃料(或技術)的成本會比現在使用的化石能源(或技術)的成本高。這個“綠色溢價”,就是企業愿意為購買碳排放量支付的金額的上限。

 

通常情況下,減排成本低的企業會率先減排,而成本高者則不愿意減排,這時碳交易市場就用碳價來做“指揮棒”,減排不達標的企業去市場上購買碳排放的配額,一旦購買的費用超過了技術改造費用,也就是超出了“綠色溢價”的額度,那么,這時企業就會傾向于進行綠色轉型,通過改進技術來降低碳排放量。

 

按照中金公司《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一書的分析,“綠色溢價”和碳價格有以下關系:

 

首先,綠色溢價是比碳價更廣的概念。如果說碳稅和碳交易等狹義的“碳價格”不足以糾正超時空的外部性,需要公共政策在更大范圍的干預,綠色溢價可以提供一個包含碳價在內的綜合考量。降低綠色溢價可以碳稅和碳交易為載體,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比如公共部門在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方面增加投入,行業和產品的綠色標準制定,建設降低清潔能源使用成本的基礎設施等。

 

其次,綠色溢價衡量的是現狀,而估算碳價涉及對長遠不確定因素的評估。估算碳價是由遠及近的方法,把碳排放 導致的氣候變化的長遠損害折現為當下的成本,綠色溢價是由近及遠,估算當下的成本差異,以此為基礎分析未來 可能的演變路徑。在長遠的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已經確定的情形下,綠色溢價作為分析工具的可操作性更強。

 

第三,碳價格是一個整體劃一的概念,綠色溢價具有鮮明的結構性特征,由于技術條件、商業模式、公共政策的 差異,各行業的綠色溢價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對不同行業綠色溢價的估算有助于評估政策措施在不同領域的 可行性。依據對新技術、新模式、以及規模效應門檻值的假設,綠色溢價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在實施路徑上的一些 關鍵時間點與指標。

 

 

 

--------

 

參考資料:

 

比爾·蓋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

 

中金公司:《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


特別聲明:碳中和資訊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凡來源注明碳中和資訊網的內容為碳中和資訊網原創,轉載需獲授權。 歡迎投稿:13570744358@139.com

新爽爽婬人网视频